【个人征税起征点现在是多少】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也经历了多次变化。了解当前的起征点对于纳税人来说非常重要,有助于合理规划收入和纳税义务。本文将对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概述
根据中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2018年起,个税起征点已从每月3500元调整为每月5000元。这一调整旨在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此外,除了基本减除费用(即起征点),还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这些都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扣除,进一步降低实际税负。
二、当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起征点(月) | 5000元 |
| 起征点(年) | 60,000元(按12个月计算) |
| 适用对象 | 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 |
| 专项附加扣除 | 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
| 计算方式 |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 - 专项附加扣除 |
三、起征点调整的意义
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意味着更多低收入人群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有助于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同时,结合专项附加扣除制度,使得税收更加公平合理,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
四、注意事项
- 起征点仅适用于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其他类型的收入如财产租赁、股息红利等仍需按照不同规定计税。
- 专项附加扣除需在每年度进行申报,具体操作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完成。
- 税率采用的是累进税率,收入越高,税率越高,因此起征点的调整对高收入者影响相对较小。
结语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是国家为了优化税收结构、减轻群众负担而作出的重要调整。建议广大纳税人关注政策动态,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做到依法纳税、合规避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