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意思是什么】“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严肃、端正地坐着的姿势。它不仅是一种身体姿态的表现,更常常象征着一种庄重、严谨的态度。
一、
“正襟危坐”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王朗)正襟危坐,不与之语。”意思是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人神情严肃、态度端庄,有时也带有拘谨或过于拘礼的意味。
在现代汉语中,“正襟危坐”常用于描写人在正式场合、会议、演讲等需要保持庄重形象时的坐姿,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对某件事非常认真、重视的态度。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正襟危坐 |
| 拼音 | zhèng jīn wēi zuò |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 字面意思 | 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 |
| 引申义 | 形容人态度严肃、庄重,或拘谨 |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会议、演讲、严肃氛围等 |
| 同义词 | 庄严肃穆、正容危坐 |
| 反义词 | 轻松随意、懒散懈怠 |
| 常见用法 | “他正襟危坐,认真听讲。” |
三、注意事项
虽然“正襟危坐”常用于正面的场合,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带有贬义,比如形容人过于拘泥、不够自然。因此,在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
总之,“正襟危坐”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描写,更是一种态度和精神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它依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