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太息以掩涕兮原文及翻译】“长太息以掩涕兮”出自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这句话是《离骚》开篇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愤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该句的原文、翻译以及相关背景的总结。
一、原文及翻译
| 原文 | 翻译 |
| 长太息以掩涕兮 | 我长长地叹息,用手捂住眼泪 |
| 哀民生之多艰 | 可怜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 |
|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 我虽然崇尚美德,却受到束缚 |
| 謇朝谇而夕替 | 早上被责骂,晚上就被贬职 |
| 既替余以蕙纕兮 | 因为我佩戴香草而被贬斥 |
| 又申之以揽茞 | 又加上采摘香草的罪名 |
二、
“长太息以掩涕兮”是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情感的开头句子。他因看到百姓生活的困苦,内心充满悲伤,感叹国家命运多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虽有理想却屡遭打击的无奈。
此句不仅体现了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与坚持。整首《离骚》通过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屈原的理想追求、人格操守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三、背景知识
- 作者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
- 作品背景:《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被流放期间,内容充满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 文学价值:《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具有极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四、结语
“长太息以掩涕兮”不仅是屈原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缩影。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初心,坚守信念,正如屈原一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理想奋斗不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离骚》全文或屈原其他作品,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