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余荫山房简介】余荫山房,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由南海县举人李鸿宾主持修建。它以精巧的园林布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被誉为“岭南古典园林的瑰宝”。余荫山房不仅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研究岭南建筑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一、
余荫山房是一座典型的岭南私家园林,占地约1.6万平方米,整体布局紧凑,以水景为主,融合了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木植被等元素。其建筑风格精致典雅,体现了岭南地区特有的“轻盈、通透、小巧”的特点。园内设有多个景点,如玲珑水榭、深柳堂、浣红院等,各具特色,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此外,余荫山房还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是了解岭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今,它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成为游客领略岭南园林艺术的重要目的地。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番禺余荫山房 |
| 地理位置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 建造时间 | 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 |
| 建筑风格 | 岭南传统园林风格,精致典雅 |
| 占地面积 | 约1.6万平方米 |
| 园林特色 | 水景为主,布局紧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
| 主要景点 | 玲珑水榭、深柳堂、浣红院、龙舟池等 |
| 文化价值 | 岭南园林艺术的代表,研究古代建筑与文化的重要实物 |
| 保护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开放情况 | 对外开放,可参观游览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余荫山房不仅是广州乃至广东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从建筑艺术还是文化内涵来看,它都值得人们深入了解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