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本加厉解释】“变本加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或现象在原有基础上更加严重、更加强烈。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失控,往往带有负面含义。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使用场景 |
变本加厉 | 指事情的程度比原来更严重,更加恶劣 | 多用于批评某种行为或现象的恶化 |
二、来源与出处
“变本加厉”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今之为政者,多以苛法为务,变本加厉,民无所措手足。”意思是说,现在的当权者大多只注重严苛的法律,使得情况变得更加严重,百姓无处安身。
后来,“变本加厉”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成语,广泛用于日常表达和书面语中。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说明 | 例句 |
作谓语 | 表示某事变得更糟 | 他的态度变得变本加厉,让人难以接受。 |
作定语 | 描述某种行为或现象 | 这种变本加厉的作风必须加以纠正。 |
作状语 | 表示行为方式 | 他变本加厉地追求名利,最终失去了朋友。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说明 |
近义词 | 越演越烈、愈演愈烈、变本加厉 | 表示情况越来越严重 |
反义词 | 有所收敛、逐步改善、缓和 | 表示情况有所好转 |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语气偏负面:该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或指出问题的严重性,不宜用于中性或正面语境。
2.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政策、社会现象等,而不是自然现象。
3. 搭配得当:如“变本加厉地……”“变本加厉的……”,注意语序和搭配。
六、总结
“变本加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程度不断加深、情况日益严重。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也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确保表达准确、恰当。通过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更有效地传达对某些现象或行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