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王子猷子敬原文】《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所编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时期士人的言行轶事,内容多为清谈、玄理、风度与个性的展现。其中,“王子猷与子敬”是《世说新语·伤逝》篇中的一则著名故事,讲述了王徽之(字子猷)与其弟王献之(字子敬)之间的深情厚谊。
一、原文
《世说新语·伤逝》篇中“王子猷与子敬”的原文如下:
>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这段文字简短却情感深沉,刻画了王子猷在弟弟去世后的复杂心理变化,从最初的冷静到最终的悲痛欲绝,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
二、关键信息整理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世说新语·伤逝》 |
人物 | 王子猷(王徽之)、王献之(子敬) |
背景 | 两人皆病重,子敬先亡 |
情节发展 | - 子猷未闻消息,以为子敬已死 - 驱车奔丧,未哭 - 坐于灵床,弹琴失败 - 投琴痛哭,随后去世 |
情感表现 | 从冷静到极度悲伤,情感层次丰富 |
主题 | 兄弟情深、生死离别、人生无常 |
三、内容分析
王子猷与子敬的故事虽然简短,但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文中没有过多描写哀伤的场景,而是通过动作和语言展现出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悲痛。尤其是“人琴俱亡”一句,既是对自己情感的表达,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这种写法体现了魏晋时期的文人风格——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而非外在形式的铺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友情、亲情的重视,以及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
四、结语
“王子猷与子敬”虽为短短数句,却蕴含深远意义。它不仅是一段兄弟情深的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通过对这一故事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说新语》中所传达的士人风骨与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