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出自】《劝学》是古代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最早出自于《荀子·劝学》。这篇文章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所著,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倡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来提升自我。文章语言精炼,逻辑严密,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诵。
一、
《劝学》是《荀子》一书中的重要篇章,主要围绕“学习”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荀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勤奋、坚持与积累。他用大量比喻和例子说明: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同时,他也指出,人的天赋虽有差异,但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文中提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进一步说明只有点滴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此外,荀子还提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鼓励人们要有毅力和恒心。他认为,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人格的修养与道德的提升。
二、《劝学》原文与出处对照表
序号 | 原文句子 | 出处 | 释义 |
1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劝学》 | 君子说:学习不能停止。 |
2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劝学》 | 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更青。 |
3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劝学》 | 不积累半步,就不能走到千里之外。 |
4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劝学》 | 如果中途放弃,即使是朽木也无法折断;如果坚持不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雕刻。 |
5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劝学》 | 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 |
6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劝学》 |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远。 |
三、结语
《劝学》不仅是一篇关于学习的文章,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理的经典。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境,都应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的追求。荀子的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