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军:“互联网+”时代给文化传播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
2018-06-18 18:58 来源:80后整理 网友评论 0 条
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收看,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中国网记者在现场采访到了第一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力军,他“互联网+”时代,带给文化传播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第一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力军接受中国网专访
张总,您好,您怎么看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新机遇呢?
张力军:数字经济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甚至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文化的共享和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题中之意。在我们面临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的形势下,文化传播载体的形式有多多样的变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生产制作的形态,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同时,文化的载体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我们只是从传媒上、媒体上看到一些内容,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在生产内容,每个人都在传播。所以从这三点看,我觉得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对整体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非常重大的机遇。我们从事文化、传播、生产和发展的这些企业,毫无疑问也会面临一个重大的机遇。
那么机遇也意味着改变,那么这些改变又对于文化传播的企业和机构带来哪些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呢?
张力军:首先,要对新发展、新前景有前瞻性的关注,比如说我刚才讲的新技术,现在发展得层出不穷。无论是机器学、人工智能,还是其他的一些相关的辅助技术,都会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比如我们原来人去写,可能写一篇要一个上午,甚至于一天,现在机器写输入关键词以后,几秒钟甚至一分钟可以出十几篇、二十几篇,成千上万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不但数量增加了,效率提高了,而且成本也降低了。我们如何去把握机器给我们带来的这些变化呢,怎么能够让机器生产的大量文化产品对我们人类有意义,同时作为企业来讲,能够在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这是对我们的一个重大挑战之一。
挑战之二,是我们面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受众。比如说我们刚刚讲到的所谓数字鸿沟,仍然存在,数字鸿沟在我们传媒或者文化传播载体上的表现是,现在既有很先进的VR、MR各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有相对比较落后的一些传播形式。比如说我们仍然有CABLE电视(有线电视),我们仍然有一发展传统的电视终端的表现形式,都通过互联网在连接,它们各自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态。我们从企业的角度,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怎么把握各个终端不同的性,来打造符合各个终端的产品,这是挑战之二。
挑战之三,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量自媒体产生的时代。自媒体的内容生产毫无疑问,速度更快,数量更大,更接地气。这些自媒体生产的内容怎么和我们生产的这些内容去结合,原来我们把网络文学认成一花边文学,边缘文学。现在形式已经变了,网络文学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巨著,很多的现象级文化作品。所以你看,自媒体的创作和网络文化的创作怎么能够结合起来,从企业的角度,从文化的产品运营者的角度,怎么能把控其中的机会,这是挑战之三。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段冰;主持:佟静;摄像:郭天虎;后期:王一辰;主编:郑海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 远观:有关于襄樊的旅游和文化的自我看法_作家2018-07-09
- 远观:“限制方言令”有利于文化交流_作家诗人2018-07-07
- 于小刀:[崔存明]天人相参:中国文化的智慧2018-07-06
- 远观:抵御黄色文化要追本溯源_作家诗人远观2018-06-30
- 中国故宫文化创意产品亮相泰国曼谷2018-06-30
- “反恐勇士”李波:交接完手中的枪,才放心被2018-07-09
- 国际贸易专家苏庆义解读《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2018-06-29
-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为构建命运共同体绘制蓝图2018-06-24
- 顾敏院士:光学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2018-06-24
- 鲁宇院士:航天技术发展需要更多的原始创新201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