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纳入救助范围
2018-07-17 09:22 来源:80后整理 网友评论 0 条
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纳入救助范围
80后之窗讯(京报集团记者高健)市政府常务会议昨天审议通过了《北京市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办法》构建了日常救助体系、临时救助体系和标准制定体系,规范了救助事项、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家庭纳入救助范围。
日常救助体系主要针对因收入低、专项支出高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群体,解决其日常基本生活问题。日常救助体系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困人员供养为主体,主要解决收入低问题,并以医疗、住房、教育、业和采暖救助5类专项救助制度为补充。
临时救助体系主要针对因突发事件、意外事件、重大疾病或者其他殊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群体,保障其在殊情形下的基本生活问题。临时救助体系包括受灾人员救助和临时救助两项内容。
与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相比,《办法》还在相关方面进行了细化、补充。
首先,在救助对象方面,在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困人员基础上,增加了低收入家庭和符合本市住房困难标准的其他家庭。其中,低收入家庭可以依法申请医疗、教育、住房、临时救助;符合本市住房困难标准的其他家庭,可以依法申请住房救助。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标准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有效衔接,解决了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家庭,即“夹心层”群体的救助问题。
在救助标准方面,明确了困人员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本市上年度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确定,供养资金由区政府统筹支出,以解决困人员各区供养标准不统一、城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明确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一定比例确定,提高了标准制定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此外,《办法》还规定应当由市政府确定、公布标准,每年由市民政部门汇总需要调整的标准,统一报市政府批准、公布,提升了行政效率,保障了救助标准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有效衔接。
在救助事项方面,则增加了采暖救助以及教育救助的部分事项。
《办法》还规定,将失信行为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失信行为包括: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申请社会救助的;救助对象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好转,不按规定如实申报,继续享受社会救助的;为申请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
《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施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 加强外资投资监管 欧盟拟推出新框架审查标准2018-07-12
- 算是经济学家的标准_经济学家高连奎2018-06-30
- 李克强:统一商事制度标准激发了群众创业热情2018-06-28
- 8省上调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 你所在的省份涨多少2018-06-26
- 恭小兵:人民需要的偶像标准是什么_恭小兵2018-06-26
- 北京将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纳入救助范围2018-07-17
- 人民日报:寅吃卯粮,4ady美国经济蕴含风险2018-07-17
- 河北廊坊数百人冒雨连夜抢房 涉事开发商被查2018-07-17
- 一季度贵州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速全国第三2018-07-16
- 中国启动智能高铁关键技术综合试验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