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黔驴技穷】“黔驴技穷”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故事《三戒》之一。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没有真才实学的情况下,仅凭表面手段或伪装来应对困难,最终暴露其无能的本质。
成语出处
《三戒》是柳宗元创作的一组寓言,用动物和人物的故事来讽刺社会上的种种弊端。其中,“黔驴技穷”出自《临江之麋》之后的《黔之驴》一篇。文中讲述一只来自贵州的驴被送到一个地方,因不知其本领,当地人对其感到好奇。后来,老虎逐渐发现驴只会叫,没有其他技能,于是将其吃掉。
成语释义
- 黔:指古代的黔中郡,今贵州一带。
- 驴:一种常见的牲畜。
- 技穷:意思是技艺、本事已经用尽,无法再继续。
整体意思是指:原本以为某人有某种能力,但后来发现他并没有真本事,只能靠表面功夫支撑,一旦遇到真正的考验,就无计可施。
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黔驴技穷 |
| 出处 |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
| 作者 | 柳宗元(唐代) |
| 成语含义 | 比喻仅有表面本领,遇事无能为力,无法继续应付 |
| 故事背景 | 贵州的驴被送到外地,被老虎识破其无能后被吃掉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外强中干、没有实际能力的人 |
| 现代引申 | 引申为“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等类似意境 |
| 同义成语 | 一筹莫展、束手无策、黔驴之技 |
| 反义成语 | 足智多谋、才高八斗、胸有成竹 |
结语
“黔驴技穷”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警示。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依赖表面的伪装。只有真正具备实力,才能在关键时刻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