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二字是什么意思】“水浒”一词出自《诗经·大雅·绵》中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其中“水浒”原意为水边、水岸之地。在古代,“浒”字常指水边的陆地或岸边,因此“水浒”可以理解为“水边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水浒”最著名的出处是《水浒传》,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的书名“水浒”究竟有何深意?历来有多种解读,但主流观点认为,“水浒”象征着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他们聚集在水边(即“水浒”),反抗腐败官府,追求正义与自由。
一、
“水浒”二字原本是地理名词,指水边之地,后因《水浒传》而广为人知。小说以“水浒”为名,寓意这些英雄好汉如同水边的草莽之士,因不满现实而聚义反抗。其深层含义包括:
- 反抗精神:水浒英雄多因官逼民反,走上反抗之路。
- 忠义情怀:书中强调兄弟情义与忠君爱国的矛盾。
- 社会批判:通过故事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shuǐ hǔ |
出处 | 《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
原意 | 水边、水岸之地 |
引申义 | 被迫反抗、聚义之地 |
《水浒传》中的意义 | 英雄好汉聚集之地,象征反抗与忠义 |
文学背景 |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
主题思想 | 反抗压迫、忠义精神、社会批判 |
现代影响 | 成为“草莽英雄”的代名词,广泛用于影视、文学作品 |
综上所述,“水浒”二字从最初的地理概念,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学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