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意思是什么出自哪】“惊心动魄”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非常紧张、刺激或令人感到极度震撼。那么,“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又出自哪里呢?以下是对这一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成语释义
| 成语 | 惊心动魄 |
| 拼音 | jīng xīn dòng pò |
| 含义 | 形容事情非常紧张、刺激,令人感到极度震惊或震撼。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场面、情节、事件等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内容。 |
| 近义词 | 惊天动地、触目惊心、胆战心惊 |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安之若素、波澜不惊 |
二、出处考证
“惊心动魄”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最早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楚辞·九歌·东君》:
> “夜皎皎兮既明,朝津津兮既昌。……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袭予。……”
不过,真正明确使用“惊心动魄”这一说法的是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描述:
> “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虽然《史记》中并未直接出现“惊心动魄”四个字,但后人根据其描写的情节和情感氛围,将其与“惊心动魄”联系在一起。而“惊心动魄”作为固定成语,广泛出现在后世的诗词、小说、戏剧中。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惊心动魄”被广泛应用于影视、文学、新闻报道等领域,用来形容那些极具张力和冲击力的场景。例如:
- 电影场景:如动作片中的爆炸、追逐戏;
- 体育赛事:比赛最后时刻的逆转;
- 新闻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描述;
- 文学作品:描写人物内心激烈冲突的情节。
四、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惊心动魄 |
| 含义 | 形容事物极其紧张、刺激,令人震撼 |
| 出处 | 最早见于《楚辞》,后在《史记》中有所体现,现为常用成语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紧张、刺激或感人至深的场面 |
| 适用领域 | 文学、影视、新闻、体育等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惊心动魄”不仅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它都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