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宝藏问答 >

使用与满足理论名词解释

2025-10-08 02:31:53

问题描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名词解释,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02:31:53

使用与满足理论名词解释】一、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受众在媒体使用过程中的主动行为和心理需求。该理论认为,受众并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靶子”,而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有意识地选择和使用媒介内容。这一理论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关注他们如何通过媒介满足个人情感、信息获取、社交互动等多方面的需求。

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贝雷尔森(Berelson)等人在1940年代提出,后来经过麦奎尔(McQuail)等学者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研究媒介效果的重要视角。使用与满足理论不仅适用于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也广泛应用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理论名称 使用与满足理论
提出者 贝雷尔森(Berelson)等(1940年代)
核心观点 受众是主动的信息使用者,媒体使用是为了满足特定需求
研究重点 受众的行为动机、心理需求与媒体使用之间的关系
理论背景 传统传播理论中“魔弹论”、“有限效果论”的补充与发展
应用范围 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各类媒介
主要需求类型 情感需求、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交需求等
理论意义 强调受众的主动性,为媒介内容策划提供参考
局限性 忽略了媒介结构和文化背景对受众行为的影响

三、结语

使用与满足理论揭示了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理解不同人群如何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媒介内容。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这一理论在数字传播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媒体运营、内容设计和用户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