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是什么意思】“固若金汤”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防御非常坚固,难以被攻破。这个成语常用于军事、政治或比喻性的语境中,强调某处的防守极其严密。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固若金汤 |
拼音 | gù ruò jīn tā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城郭坚而不可攻,甲兵强而不可御,此其所以为固也。” |
含义 | 形容防御非常坚固,无法被攻破。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军事要塞、国家防线或重要设施的坚固程度。 |
近义词 | 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
反义词 | 软弱可欺、不堪一击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固若金汤”最早来源于古代对防御工事的描述。“金”指金属,象征坚固;“汤”原指滚烫的水,引申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后来,“金汤”逐渐成为坚固防御的代称。
在历史中,许多著名的城池、关隘都被称为“金汤”,如长城、襄阳城等,这些地方因地形险要、建筑坚固,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战略据点。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军事领域 | “这座要塞固若金汤,敌军短时间内难以突破。” |
政治领域 | “国家的经济体系固若金汤,不会受到外部冲击。” |
日常生活 | “他的人际关系牢不可破,简直固若金汤。” |
四、总结
“固若金汤”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力量感的成语,常用于强调防御的牢固性。它不仅适用于军事和政治语境,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结构、关系或体系的稳固性。掌握这一成语,有助于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坚固、不可动摇”的含义。
通过以上文字和表格的形式,可以清晰理解“固若金汤”的含义、来源及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