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翻译及原文】《问说》是清代学者刘开所著的一篇散文,旨在阐述“问”的重要性,强调在学习和求知过程中,提问是获取真知的重要途径。文章语言精炼、逻辑严密,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一、原文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好问,乃所以善学也。
古之人,善学者,必先有疑。疑然后能问,问然后能思,思然后能得。是以圣人不耻下问,而贤者贵能问。夫问者,不自满者也;不自满者,所以为君子也。
今人则不然。好学而不问,其病在于自满。自满则不能进,不能进则终无所成。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夫问者,学之始也,而学之成也,亦赖于问。
二、翻译
问说
君子在学习时一定要善于提问。学习和提问,是相互促进的。没有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没有提问就无法增长知识。喜欢提问,正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古代善于学习的人,必定先有疑问。有了疑问之后才能提问,有了提问之后才能思考,有了思考之后才能有所收获。因此,圣人不会因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而有德行的人则重视提问。提问的人,是不会自满的;不自满的人,才能成为君子。
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虽然喜欢学习,却不爱提问,其问题在于自满。自满就会停滞不前,停滞不前最终就不会有所成就。所以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一样,还怕失去它。”提问,是学习的开始,而学习的成功,也依赖于提问。
三、总结与对比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刘开(清代) |
作品名称 | 《问说》 |
主题 | 强调“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
核心观点 | 学习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进步的关键 |
写作手法 | 对比古今学习态度,引用古人做法说明道理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
现实意义 | 鼓励人们保持谦虚、不断提问,促进自我提升 |
四、结语
《问说》虽短,但思想深刻,提醒我们:在求知的路上,不要害怕提问,也不要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提问、不断探索,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