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在当今社会,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为了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我校于近日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活动。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与理解,引导他们从日常小事做起,争做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一、班会
本次“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
班会上,老师首先讲解了什么是文明礼仪,包括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公共场合行为等。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修养。
2. 校园中的文明礼仪
针对校园生活,重点强调了课堂纪律、课间活动、食堂就餐、宿舍生活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例如:不喧哗、不乱扔垃圾、礼貌用语等。
3. 家庭与社会中的礼仪
除了校园,班会还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家庭中尊重长辈,在社会中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4. 案例分析与互动讨论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分享身边事例等方式,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文明礼仪要求。
5. 制定文明礼仪行动计划
每位同学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一个简单的“文明礼仪行动计划”,如每天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主动帮助他人等。
二、文明礼仪行为自查表(学生自评)
序号 | 行为项目 | 是否做到 | 自我评价 | 改进措施 |
1 | 使用礼貌用语 | |||
2 | 上下楼梯靠右行 | |||
3 | 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 | |||
4 | 食堂排队就餐 | |||
5 | 主动帮助同学 | |||
6 | 保持教室整洁 | |||
7 | 遇见老师主动问好 | |||
8 | 不随地吐痰 | |||
9 | 值日生认真负责 | |||
10 | 言行得体,不攀比 |
三、班会效果与感悟
通过此次“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同学们对文明礼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许多同学表示,今后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素质的新时代学生。
同时,班会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大家纷纷表示,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结语:
文明礼仪不是一时的口号,而是长期的习惯。希望通过本次班会,每位同学都能将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