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刘日薄西山】“但以刘日薄西山”出自《陈情表》中的名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李密对祖母年迈体弱、生命垂危的深切忧虑与无奈之情。在古代文言文中,“日薄西山”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接近衰亡,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一、文章总结
“但以刘日薄西山”是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因照顾年迈祖母而无法应召出仕的感慨。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重视,也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士人面对家庭责任与国家义务时的复杂心理。
二、内容分析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陈情表》——李密 |
原文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含义 | 比喻祖母年老体弱,生命即将结束,随时可能离世。 |
情感 | 表达对祖母的牵挂、无奈和深深的孝心。 |
背景 | 李密因祖母年迈,无法应诏入仕,写此表陈述原因。 |
文化意义 | 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孝”的高度重视,以及士人面对家庭与国家责任时的挣扎。 |
现代启示 | 在现代社会,如何平衡家庭责任与个人发展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三、结语
“但以刘日薄西山”不仅是文学中的经典表达,更是中华文化中“孝”观念的深刻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家庭的责任与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虽然古老,但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