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释义】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公元763年,即安史之乱即将结束之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得知叛军被平定、国家有望恢复安定时的喜悦与激动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一、诗歌背景简要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真挚,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中期一场大规模的内战,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导致中原地区陷入长期战乱。杜甫在战乱中漂泊多年,生活困顿。公元763年,唐军收复洛阳、长安,安史之乱基本结束,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此诗。
二、诗歌内容释义
诗句 | 释义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在剑外(今四川一带)突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时不禁泪流满面,衣服都被泪水打湿了。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回头看看妻子,原本的忧愁不知去向,随手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发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白天应当放声歌唱,痛饮美酒,趁着青春年华,找个好时机回家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立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再从襄阳直奔洛阳。 |
三、诗歌赏析要点
内容 | 说明 |
情感表达 | 全诗以“喜”为主线,通过“涕泪”、“喜欲狂”等词表现出诗人极度的喜悦情绪。 |
结构特点 | 采用七言律诗形式,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情感层层递进。 |
语言风格 | 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思想内涵 | 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喜悦,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期望。 |
四、总结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在战乱结束后写下的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它不仅记录了诗人听到胜利消息时的激动心情,也反映了他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杜甫晚年作品中的代表之作,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家国情怀。
注: 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对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历史背景与诗歌结构进行整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