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什么意思】“舍生取义”是一个源自《孟子·告子上》的成语,意思是:在生命与道义之间发生冲突时,选择牺牲生命来维护道义。这个成语强调了“义”高于“生命”,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对道德和气节的高度重视。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舍生 | 放弃生命 | 《孟子·告子上》 |
取义 | 追求道义 | 《孟子·告子上》 |
舍生取义 | 在生命与道义之间,选择道义 | 《孟子·告子上》 |
二、出处与背景
“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经典论述: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孟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义”的重视,认为一个人应该为了正义、仁德而勇敢地面对死亡,而不是为了苟活而放弃原则。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舍生取义”虽然不再像古代那样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但它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坚守原则:在面对利益诱惑或道德困境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
- 弘扬正气:在社会中倡导正义、公平、诚实等价值观。
- 激励精神:为后人树立榜样,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相关人物与事例
人物 | 事迹 | 体现的精神 |
文天祥 | 抗元失败被俘,拒绝投降,最终英勇就义 | 舍生取义,忠于国家 |
岳飞 | 一心报国,却被奸臣陷害,含冤而死 | 忠义之士,宁死不屈 |
林觉民 | 黄花岗起义烈士,写下《与妻书》后英勇牺牲 | 为革命理想献身 |
五、总结
“舍生取义”不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现代人应当思考的人生价值。它提醒我们,在面临抉择时,不应只考虑个人得失,更应思考如何坚守内心的良知与道义。这种精神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