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是什么】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它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现为林州市),被誉为“人工天河”,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
红旗渠的建设始于1960年,历时近十年,于1969年基本完工。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地长期存在的严重缺水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红旗渠的总长度约1500公里,其中干渠全长70.8公里,支渠和分渠遍布全县,灌溉面积达54万亩。
红旗渠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国农村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
红旗渠简要介绍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红旗渠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 |
建设时间 | 1960年—1969年 |
总长度 | 约1500公里 |
干渠长度 | 70.8公里 |
支渠及分渠 | 多条,覆盖全县 |
灌溉面积 | 约54万亩 |
建设背景 | 解决林县长期缺水问题 |
建设方式 | 人工开凿,依靠群众力量 |
历史意义 | 中国农村水利建设的典范,体现自力更生精神 |
红旗渠不仅是林州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全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之一。它的建成,凝聚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今天,红旗渠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