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则悌的原文及翻译】“出则悌”出自《弟子规》,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讲述在家庭之外与他人相处时应遵守的礼仪和道德规范。以下是对“出则悌”部分的原文、翻译以及相关要点的总结。
一、原文内容(节选)
> 出则悌
> 兄道友,弟道恭。
> 兄弟睦,孝在中。
> 财物轻,怨何生?
> 言语忍,忿自泯。
> 或饮食,或坐走,
> 长者先,幼者后。
> 长呼人,即代叫。
> 人不在,己先到。
> 拜见长者,必先问安。
> 长者坐,晚辈立。
> 长者未动,不敢先动。
二、翻译说明
原文 | 翻译 |
兄道友,弟道恭 | 做兄长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兄长。 |
兄弟睦,孝在中 | 兄弟和睦,孝道就体现在其中。 |
财物轻,怨何生? | 如果把财物看得很轻,怎么会有怨恨呢? |
言语忍,忿自泯 | 若能忍让言语,愤怒自然会平息。 |
或饮食,或坐走 | 在吃饭、坐立、行走等日常活动中。 |
长者先,幼者后 | 应该让年长的人先行动。 |
长呼人,即代叫 | 当长辈叫人时,应该代为传达。 |
人不在,己先到 | 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应先去等候。 |
拜见长者,必先问安 | 见到长辈,必须先问候平安。 |
长者坐,晚辈立 | 长辈坐下时,晚辈应当站立。 |
长者未动,不敢先动 | 长辈没有动,自己不能先动。 |
三、总结要点
1. 兄弟关系:强调兄弟之间要互相友爱、尊重,这是孝道的具体体现。
2. 谦让精神:提倡在生活细节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礼让。
3. 言行举止:要求人在外行为得体,言语温和,避免冲突。
4. 尊长敬老:在社会交往中,应以长者为先,体现传统礼仪。
5. 道德修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培养良好的品德。
四、表格总结
内容类别 | 具体内容 | 核心思想 |
兄弟关系 |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 强调亲情与孝道 |
人际关系 |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 以宽容化解矛盾 |
生活礼仪 | 饮食、坐走、拜见长者等 | 注重日常行为规范 |
尊长敬老 | 长者先,幼者后;长者坐,晚辈立 | 体现传统礼仪观念 |
个人修养 | 长者未动,不敢先动 | 培养谦逊与自律 |
通过学习“出则悌”,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也能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它不仅是古代教育的精髓,也对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