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绎不绝的含义】“络绎不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连续不断、接连不断地出现或发生。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写人流、车流、消息等持续不断的情况时非常贴切。
一、成语释义
络绎不绝:
指人、车、马、船只等连续不断地往来,没有间断。也可引申为消息、意见、事件等接连不断地出现。
近义词:
- 接踵而至
- 川流不息
- 不绝如缕
- 源源不断
反义词:
- 寥寥无几
- 断断续续
- 停止不前
- 零星稀少
二、成语来源与出处
“络绎不绝”最早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前后后,络绎不绝。”
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人群、车马、信息等连续不断的状态。
三、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景区,场面十分热闹。 | 描述游客数量多且不断到达。 |
车辆络绎不绝,交通十分繁忙。 | 表示车辆持续不断,交通压力大。 |
消息络绎不绝,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 引申为信息不断传来,令人应接不暇。 |
四、常见误用
1. 误用对象:
“络绎不绝”通常用于描述人或物的连续流动,不适合用来形容抽象概念如“想法”或“情绪”,除非是比喻性的表达。
2. 搭配不当:
如“络绎不绝地说话”虽可理解,但不如“滔滔不绝”更贴切。
3. 语境不符:
在描述“突然停止”的场景中使用“络绎不绝”会显得不合逻辑。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络绎不绝 |
含义 | 人、车、马、船只等连续不断,没有间断;也可引申为消息、事件等接连不断。 |
近义词 | 接踵而至、川流不息、源源不断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断断续续、零星稀少 |
出处 |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流、车流、信息等持续不断的场景 |
常见误用 | 对象错误、搭配不当、语境不符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络绎不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语言表达中极具表现力的词汇。在写作和口语中恰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准确性。